首先要介绍一个人,
Generalschiffbauingenieur Siegfried Popper
前面这一大段是头衔,名字应该是后面的,
齐格飞 波普尔,他是一个传奇,奥匈帝国的现代化主力舰队是由他一手缔造的,其从始至终面对的都是极其糟糕的预算情况(君主及到君主级代舰),还领导建造了奥匈帝国的第一艘潜水艇,地位胜过颠覆时的古道尔(N3G3的作者,40年代初领导了英国战时造舰计划),不过晚年并不美好
然后再介绍一个地方,亚德里亚海,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来源于航空题材动画电影《红猪》这个地方的意大利北边,和意大利隔海相望的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,以及塞尔维亚和巴尔干,
奥匈帝国也是哈夫斯堡王朝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强大政权(欧洲在近代的前夜,也有几个在欧洲影响力极大的类似中国的高度集权的世袭政权)
因为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原因,奥匈帝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德意志第二帝国走的很近,体现在军事上,则是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兵工厂和德国克虏伯兵工厂,走的非常近,奥匈帝国未能完成的超无畏和马肯森就用的是同样的350/45主炮(德国的设计奥匈升级了一下之后,返销回了德国)
然后再说回船的问题,首先,联合力量本来不叫这个名字,按照123来排是 维里布斯·乌尼蒂斯’、‘泰格特霍夫’和‘欧根亲王’,就炮塔的布局来说,要比意大利好一点,30年代美国设计的感觉,但是他这个305毫米三炮炮塔又有点搞笑,因为只有两个弹药机(有可能是德系设计的传统问题),装甲和动力还凑合,总体长的不错,但是命运坎坷,奥匈帝国一败再败,海军苦心经营20年造就的战舰舰队,最后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最强主力舰尽数客死他乡(图片六是博物馆的内部剖面图,前面几张是设计,图片三是上色照片)
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奥匈帝国海权的绝唱,以及齐格飞 波普尔的落幕,君主级代舰,那是一艘可以匹敌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战船(如果没有巴伐利亚和女王的话)这艘战船是为了替代已经退役的波普尔的开山之作,奥匈帝国君主级战舰,这艘船将会装备10门350毫米炮,是联合力量的全面升级版,性能上甚至可以胜过公海游骑马肯森,直面当世一流战舰,然而,一切没有那么美好,他的一生设计了五级战列舰,贯穿了奥匈帝国海军战列舰最好的年代,没有能被建造的君主级代舰(下水之后才命名),也是他的巅峰之作,然而,所以说的奥匈帝国在动荡的时局下随风而逝,最后的战舰设计终究只是图纸上的镜花水月,
亚德里亚海上波涛依旧,多少往事随风而逝,埋葬了多少荣光与野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