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

香格里拉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1947年, 蒋介石参观延安窑洞的留影, 可全程看不到任何笑容
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07 23:06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   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蒋介石曾去过延安。

    1947年8月,蒋介石乘坐军用飞机来到延安临时机场,此次行动保密,所以随行的人很好,只有几个中央社记者,而且,他们还都进行了“特殊审查”,尽管如此,他们拍的照片还是没办法随便发表的,最终要交给军方作为“重大消息”对外进行公布。

    其实,这次决定过来延安视察,并非蒋介石一时冲动的举措,除了进行政治宣传的需要外,更重要的是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,毛主席让他很难再坐得住,因此,这次他决定到延安和对方取取经,学习一些他的好办法。

    其实,在重庆谈判时,蒋介石并未将毛主席放在眼中,但是,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毛泽东竟发展如此。

    蒋介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,所以,经过认真思考,他才确定了自己的这次延安之行,此次的行程,他算是不请自来。

    在一众簇拥下,蒋介石等人来到杨家岭,随后,他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,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排简陋的窑洞教室,他们连一个像样的教具都没有,就连礼堂还是露天的。

    蒋介石看着他们所用的黑板,上前轻轻的抹了抹,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理论,他的手指上留了一个黑印,他们用的黑板竟然是用木炭灰涂黑的。

    随后,蒋介石看到他们用来听课学习小凳子,自己也试着坐了坐,结果,凳子并不高,已经60岁的他非常不习惯,差点就摔在地上,还是眼疾手快的宋美龄和蒋经国在旁边搀了一把才免于尴尬。

    联想到黄埔军校优越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具,蒋介石跑去毛主席他们的军事训练场看了看,结果眼前的一幕让他无比震惊,他们用的竟然是竹天梯,而且用来进行越野障碍的竟是一座陡峭的崖壁,而且上面还留下了深深的痕迹。

    蒋介石心绪复杂,随后他继续观看,发现共产党还在开荒种田,就连毛主席和周恩来都进行了劳动,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,蒋介石的脸一下子黑了。

    此次过来,蒋介石还专门去看了毛主席的住处,发现他就住在窑洞里面,里面的陈设更是简陋的不行,炕上只铺了一张木板,蒋介石想了想自己,这样的生活他绝对忍受不了。

    为了对自己的对手毛主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,蒋介石还专门找来当地的一个村民,向对方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
    他有没有见过毛泽东?对方回答经常见。

    毛泽东穿的衣服是怎样的?和那些兵医院。

    穿的衣服是新的还是旧的?旧的,而且,他的袖口上还打了补丁。

    ......

    村民离开之后,蒋介石站在窑洞前,久久凝视着远方,迟迟不得平静。

    这张照片便是蒋介石参观窑洞的照片,可以看得出,他的脸上没有半点笑容。

    对于毛主席在窑洞里的生活,延安的农民了解的一清二楚。

    当时,中央将驻地选择在凤凰山,然而,办公和住宿用房特别紧张,无奈之下,只能借住老乡们的窑洞,农民李建堂便动员家里的男女老少二十多口人一起挤在五间房子里,随后将剩余的房间主动交给中央机关使用,让李建堂没想到的是,毛主席竟然会搬进石窑里面。

    虽然房子多,但是,李建堂家里的条件属实一般,尤其是毛主席住的那个石窑,更是简陋无比,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安全。

    毛主席在李家石窑居住期间,他们看到毛主席经常伏案办公,半夜还能看到烛光。一次,李建堂的儿子乐乐呵呵的去看驻地的战士们训练,结果正好撞上毛主席带着干粮去看望战士。

    毛主席一眼就认出李建堂的儿子,他笑着和战士们介绍,这是他的“小房东”,随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锅巴给李建堂,然后如同变戏法一样,从自己的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根辣椒,询问小孩要不要就着吃?小孩摇了摇头。

    多年之后,李建堂的儿子还记得自己的这段特殊经历。

    毛主席在窑洞的生活,被一个外国人记载了下来,对方正是外国青年斯诺。

    斯诺曾被邀请去毛主席住的窑洞里面,对他进行长达三个月的采访,在斯诺的眼中,毛主席平易近人,生活却很简朴,他的精力过人,仿佛从来不知道疲倦为何物,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。

    更让斯诺敬佩的是,虽然生活在穷乡僻壤,可是,毛主席对于当时的世界政治竟然非常熟悉,不仅如此,他对于世界形势和中国抗战的预测,竟然在多年后一一实现。

    后来,斯诺将自己在延安的生活一一记录下来,让世界了解到中国。




Powered by 香格里拉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